2009年7月30日 星期四

[二二六六-07] --我的爸拔

 


11(1).JPG


 


爸拔告訴我,


我的大未來,


他會學會去放手


但是他又告訴我,


他會一直守在我身邊,


挺我到永久.................


 


 


 


[筆記] 益生菌

爬文了二整天,以下整理出自己覺得"益生菌"最有用的資訊


消化了一堆網路資訊後,


自己總結結果如下.....


(1)益生菌的種類很多,但是有抗過敏作用的益生菌目前研發出來的只有幾種(LGG LP33 LF LJ---),其中LGG及LP國內外臨床實驗較多


   大鬍子藥房呂藥師在我的回覆中補充說明 


  "就所知,LP菌只在台灣有露臉,國際上文獻很少,且都是台灣單方向發表的而已"




(2)A菌與B菌主要功能是是對消化有幫助


   另大鬍子藥房呂藥師在我的回覆中補充說明


   " B菌有可能是『乳酸菌』或『龍根菌』,前者學名是L.B.,後者B.L.,完全不同的菌種"


   "目前對於過敏最好的,就個人所看到資料,國際主流是LGG和龍根菌B.L.,LP根本排不上名"


 


(3)C菌是腸內的定殖力最強的乳酸菌,可在腸道內存活15天以上


 


(4)乳酸菌需多種菌群互助共生,才能壯大彼此功能,若菌種太少,發揮作用的能力會減弱,容易被胃酸破壞消滅,功效即大打折扣


 


(5)阿德比安必飛拉散看起來是最多醫療院所及藥師推荐


 


 


 


何謂益生菌(台灣乳酸菌協會)--


學術上的用詞「probiotics」,中文譯為「益生菌」或「原生保健性菌種」,為科學家經研究證實後,於1965年首度發表,目前probiotics的定義可為 "活的微生物,可改善宿主(如動物或人類)腸內微生物相的平衡,並對宿主有正面的效益";經過科學家近四十年來的研究,有些益生菌的功效比原先的定義更為廣泛;而益生菌主要所指的即是乳酸菌和部分酵母菌


 


益生菌(乳酸菌)如何在人體內被吸收--
空腹時,胃中的胃酸呈強酸性,故與其他部位相比,僅有少量細菌能夠存活,即使乳酸桿菌、鏈球菌、酵母菌等耐酸性菌,在胃液中每公克也僅有一百至一千個。當食物進入時,酸性減弱,菌數在胃液中每公克會急遽增至一萬至一億個,此時除了原有的細菌外,胃中又增加了許多由食物或唾液帶來的細菌。當胃液增加而酸性再增強時,不耐酸菌將會死去。因此,由口中送入胃內的細菌,多數無法再往腸道移動。
食物經消化後,移入十二指腸,在移動過程中,因有膽汁等分泌物加入,因此菌數不會再增加。進入十二指腸的細菌主要為乳酸桿菌、鏈球菌等。營養素的吸收主要在小腸內進行,因為有強鹼性的膽汁、胰臟液、小腸壁的分泌液等,經常呈鹼性狀態,是消化及吸收所必要的。


進入小腸下部(即接近大腸部位)時,菌數開始急速增加,即使空腹,菌數亦為十二指腸的十至一千倍;主要原因是食物通過時速度變得比較緩慢,且被腸液中和、缺少強酸抑制,因而成為細菌繁殖的溫床。在此同時,小腸上部的乳酸桿菌、鏈球菌以及畸形菌、雙叉乳酸桿菌、真細菌等,亦會繼續增加。即使作用不大的盲腸,其腸內菌數也會增加。


所以真正能夠耐胃酸及耐膽鹽才是良好的乳酸菌,因乳酸菌在進入體內後必需能順利到達腸道,並附著在腸道內生長、發揮功能,以維持腸道內之清潔


 


乳酸菌種類--


 http://blog.neoangelac.com.tw/?p=15 引用


市面上常見的乳酸菌,是益生菌的一種。臺灣乳酸菌協會將乳酸菌定義為:指能利用碳水化合物進行發酵生產多量乳酸之細菌總稱,為一相當龐雜的菌群。目前科學家們投入最多研究的菌種,包括了LGG菌(又稱G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A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以及B菌(Bifidus)。各種菌種的功能不一,劉明發醫師說,希望透過服用益生菌來促進身體健康時,應確保菌種的多樣性且每天服用的劑量必須高於10的10次方。s


 


常見益生菌--


 


以下來自新竹國泰醫院小兒科張醫生的回覆
http//203.70/....../...


 


l   A:指的是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長駐於小腸,率先抑制壞菌入侵,主要功能為增強免疫力、使腸道菌叢正常化和抑制陰道平滑肌之念珠菌及黴菌生長。 (PS:表飛鳴為主,能通過胃酸及膽鹽的傷害膽,順利到腸道) ,其次為


l   C:指的是乾酪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casei),是腸內的定殖力最強的乳酸菌,可在腸道內存活15天以上,主要功能為預防腸道不適症狀、提昇免疫力使腸道菌叢正常化和抑制過敏物質釋放。(PS:阿德比為主) ,其他較常被測試的菌尚有


l   B:指的是雙歧桿菌或比菲德氏菌(Lactobacillus bifidum),菌種如Bifido lactis雷特斯菌或Bifido longum龍根菌,長駐於人體的大腸,可淨化腸道,主要功能為治療輪狀病毒感染造成的下痢、使腸道菌叢正常化和治療病毒性腹瀉。 (PS:益腹寜以Lactobacillus bifidum為主,還有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l   G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相當有名的一隻菌株,是屬於鼠李糖乳酸桿菌的菌種,醫學上對於它的研究資料相當的多。芬蘭的科學家曾經在世界知名的Lancet研究期刊l發表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他們選定具有異位性體質家族病史的159位孕婦,其中治療組孕婦在生產前2-4週就需每日服用二顆內含一百億單位的LGG菌,產後如有餵母奶的婦女仍需繼續服用,若沒餵母奶的嬰兒則開始餵食LGG菌至嬰兒六個月大。結果共有132位孕婦完成研究並追蹤直到其小孩滿二歲為止,研究發現,餵食益生菌治療組的64位婦女的小孩中只有15位在二歲前出現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而對照組68位婦女的小孩則有31位在二歲前出現異位性皮膚炎,因此服用LGG菌似乎具有顯著的預防異位性皮膚炎發生的效果。


l   Lactobacillus paracasei,也就是LP菌:益生菌的先鋒,市場上第一個打益生菌的樂亦康,就是主要添加LP菌,但是在LP菌的這麼多菌株中,並不是每一菌株都有效,經過長時間的實驗,才確定Lactobacillus paracasei 33,這一株菌,有最棒的效果,稱之為Lp33,也因為良好的效果,統一集團才把這個Lp33菌加入他們的優酪乳裡面


           


LP33以下有很好的參考文『來源為大鬍子藥房』


我所知道的LP33


 


 


益生菌菌種越多越好嗎--


http://www.hi29.net/read.php?tid=188醫學天地引用


常常有網友寫信來問,某某益生菌號稱有十種以上的菌種,是不是比較好,或者是說某益生菌號稱有數兆的菌數,是不是菌數越多越好呢??
我們會服用益生菌的原因,在於用好菌來趕走壞菌,但是好菌之間也會互相競爭,除非是死菌才沒有這樣的困擾;相對的如果我們一次吃下太多的益生菌種,會產生一種互相競爭的作用,讓這些益生菌種之間會產生"弱肉強食"的現象,有些菌種可能因為沒有爭取到養分,而快速死亡,所以在設計益生菌的產品,也需要考慮加入的益生菌種,是否能夠有互利共生的關係,例如如果有三種LP菌,LGG菌,龍根菌;因為LP和龍根菌的代謝產物剛好可以供給LGG來使用;但是如果沒有提供一些養分給LP和龍根菌也是不行的,所以可能要加入一些寡醣類來幫助兩種益生菌的生長,如果更高級的話,可以加入特殊的膳食纖維.所以絕對不是加越多菌越好,加了太多菌的產品代表生產的公司不懂這樣的機轉,又不是豬吃餿水,亂加一通不如不吃.
至於菌數的多寡更是重要,我們的腸胃道是有固定的體積,無法一次塞下太多的益生菌,根據實驗指出,400億的菌數才是最適合腸胃道吸收的,大家可以想像一間房子裡,如果塞了太多的人,大家活動起來就不靈活了.所以如果號稱幾兆的產品,效果凡而是最差的,請消費者不要被騙了.
所以好的益生菌,菌種不需要太多,而且需要有良好的配方,菌數最好在100億到400億之間.


 


添加益菌生配方~果寡糖


http://blog.neoangelac.com.tw/?p=15 引用
要確保益生菌能夠正常發揮效用,除了必須天天持續且確保服用的劑量足夠之外,還得注意保存問題,應確保菌種在服用時是處於「活菌」的狀態。此外,劉明發醫師說,益菌在腸胃道「停留」的時間越長,表示存活的時間越久,對人體的效益就越大。
因此,在服用益生菌時,應搭配有助於益菌存活的益菌生配方─果寡糖,果寡糖的作用在於提供益菌良好的生存環境。果寡糖也存在於母乳之中,食用含有果寡糖嬰兒食品的小寶寶,容易排出像喝母奶寶寶一樣稀稀水水的便便,且每天排便的次數會增加,這是正常的現象。果寡糖也存在於母乳之中,小寶寶若食用含有果寡糖成分的配方奶時,容易排出像母奶寶寶一樣稀稀水水的便便,是正常的現象。


 


市售相關產品資訊


針對過敏對象販售的益生菌產品大集合(2008/08/09 update)『來源為大鬍子藥房』


市售益生菌比較


樂亦康家族產品的不同


 


2009年7月25日 星期六

姐妹情深

我與ABBY,


長得超像,說話也像,個性相像,興趣有像.....


只是, 我們的人生,不大像!!


 


工作上,


ABBY輔大畢業後,在兒褔聯盟,一待就是近10年,現在已經是一個帶領數人團隊的小主管,


我呢,大學畢業,一波多折.工作沒多久,就去考研究所,


之後,又換了二,三個工作,其中還曾休息一年考高考(不過當然是沒考上)...


直至近二年,工作才算穩定........


 


感情上,


ABBY在結婚前,單身生活算是精采...


前後交了不少的"好朋友",


直至36Y才脫離單身走入家庭...........


我呢,雖然"年輕歲月"也有小小的玩樂過


不過研究所畢業後,就認識了羅比,


交往年餘,即走入家庭,成為人妻...............


 


婚姻上,


ABBY與冠成,我與羅比,都是名符其實的老少配,


不過,老少配對方式不同.


冠成小ABBY5歲,羅比卻大我8歲,


(所以,雖然冠成是羅比的姐夫,不過羅比可是整整大冠成一輪有餘)


冠成年輕,體貼,有活力....


羅比則是穩重,顧家,有無趣


 


生活上,


我呢,現在是蠟燭二頭燒的職業婦女,


過得平凡,忙碌,卻滿足....


ABBY呢,現在仍然與冠成過著甜蜜的二人生活,


同時也正很努力的為當媽媽做準備...............


 


我們,


很像,不過似乎也很不像.....


但,正如ABBY所說的....


"當姐妹真的很好,
不用像同學一樣,擔心畢業了就需要各奔東西,
也不用像同事一樣,擔心離職了就沒有很多交集
不用像朋友一樣,擔心吵架了就會永不連絡,
更不用像情侶一樣,擔心分手了就成為兩條平行線...."


所以,


有姐妹,


真的很好....


同時....


小孩真的要生二個好...


同性更好!!!!!!!!!!


ABBY,加油啦~~~~~


 


看看ABBY的姐妹情深


DSCF0174.JPG 


 


 


 


 


 


 


 


 


 


2009年7月23日 星期四

2009暑假*武荖坑露營去

雖然很熱-35度以上高温的烈日下曝曬一整天!!


雖然很累-又悶又小的帳篷中睡過夜!!!


雖然很可憐-除了溪邊挖水,蘭雨節活動似乎都沒有玩到!!!


BUT,


--睽違10年(甚至20年)的野外露營,


--可可"秘密基地"的初體驗,


--姐妹與媽媽出遊的親密時光................


SO........


湯瑪士的二姐夫啊.............


明年暑假,


我們可不可以再跟啊!!!!!!!!!!!!


 


看看: 湯瑪士的武荖坑露營 2009


 


1.jpg


 


2.jpg


 


3.jpg


 


4.jpg


 


 


 


 


2009年7月7日 星期二

哥倆好??????

基本上 只有10%的時間是這樣................


相親相愛~~~


12.jpg


 


11.jpg


 


3..jpg


4..jpg


 


90%的時間,都是這樣................


相應不理, 或是....互相打架~~~~~~~~~~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