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9日 星期四

大胃王{2Y2M}

Rodic看起來雖然不胖,可是說起他的食量, 不是蓋的,
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的大~~~

現在他的正餐量幾乎跟他阿母我的量是相同的,也就是說ㄌㄧ
一碗白飯配數樣菜加一大碗湯, 這個是絶對難不倒他的

基本上,晚餐奶媽6:00餵他吃飽,接下來7:00奶媽他們的正餐,
Rodic可以繼續跟著奶媽吃飯配菜,
然後ㄌㄧ,跟我們回到家後, 可以再跟著我們再吃個幾口~~
這樣就結束了嗎? 喔不是的,
飯後水果當然不可少,奶媽家吃過後,回家可以繼續吃
過了一,二個鐘頭後, 睡覺前200CC ㄋㄟㄋㄟ,
照樣二三分鐘內結束

所以很多小朋友"脆道"不好的問題,在我們家是不曾遇到的,

重點來了,Rodic胖嗎? No No
甚至還被嫌瘦哩~~~
所以結論....有口褔啦



現在自己吃飯,已經可以吃得很好了


 別懷疑,我就是拿著一桶白飯吃,我太愛白飯了啦


阿媽這個便當看起來很不錯,我也來試試看



照慣例,雖然在吃飯,看到鏡頭,職業性的動作還是不可少的啦

2007年11月24日 星期六

我是天才小鼓手[2Y2M]

各位叔叔伯伯阿姨大家好, 我是Rodic小弟弟,
跟你們說喔~ 我可不是只會玩車車而已ㄛ~


我可是一個天才小鼓手哩~
看我打擊的樣子,是不是有職業級水準





2007年11月20日 星期二

復古瘋耶誕海報

本年度褔委會辦得的第一場大活動-耶誕party 主題終於定案,
復古風耶誕~
從來没有辦過活動,所以大部分的創意還是copy  from goole 大神,
不過還是得說.
企劃真的是比無聊的會計工作好玩多了......

海報文宣也是參考Goole, 背景則是印刷公司設計

有朝一日,希望自己也可以創作出讓人COPY的創意~~







2007年11月19日 星期一

2007百貨公司週年慶血拼成果純紀錄

當了媽之後,就很少如此痛快的刷卡血拼了,
就來個血拼成果純紀錄吧

血拼第一站, 新光三越A8館
血拼成果,黛珂保養品, 
過去一年用黛珂用得還不錯,其實主要原因是因為懶得再去研究其他品牌啦~
1)AQ循環露    3750元
                送循環乳75ml+循環露75ml+洗顏露50ml+潔膚霜30g
2)保濕美容液    3550元
                送美容液15ml+精華霜12.5g
滿額贈 滿5000元
      送香氛浴露+AQ洗顏露,循環乳,循環露各18ml+瑩皙防護日霜6g

共計7300大洋



血拼第二站, SOGO本館

血拼成果,
MAKEUP FOREVER ,
網路上評價不錯的牌子,但主要還是因為剛好路過,看人粉多,就跟著買了
1)眼妝疊疊樂眼線筆三枚  黑+暗紅+墨綠  1500大洋 
2)當日彩妝特惠組 ,組合太多了,只記得有粉底,隔離霜,等將近10樣吧, 特價2400大洋(將近3折哩)
3)修容組+枌底液 1500大洋
共計 5400大洋

雅詩蘭黛 白金眼霜組  4500大洋
這組真是超推,因為才用没二個星期,眼尾明顯緊緻不少
真的是一分錢一分貨嗎?


血拼第三站, SOGO復與館
血拼成果,
紀梵希
4G幻彩蜜粉50週年珍藏版 +晶亮亮飾底乳  30ml 1850 大洋
魅力光燦瞬修筆 990大洋

Benifit 
零瑕疵底妝盤+紅粉菲菲唇頰露 2250大洋

紀梵希跟Benifit都是網路人氣商品,不過效果如何,用過才知道~~~ 




2007百貨公司週年慶 保養品+化妝品, 總計花費 22,290 大洋

天啊~~~~
女人真的不能逛街啊~~~~










 


2007年11月18日 星期日

"不要不要","阿背車,阿恩車"[2Y2M]

過了二歲生日,Rodic的字彙能力又多了不少,
除了"謀啊"(没了) ,"好~~~"以外,
"不要" "阿背車,阿恩車"說得最標準~~~~

"不要",應該大部分二歲多的小朋友最愛說的話,
二歲的小孩,有主見了,看到大人做什麼,也要跟著做什麼,
想要幫他,只會說" 不要"~~
因為我可以自己來啦~~~~~~~

我是一個大小孩了啦,當然什麼都"不要"~


再來呢,"阿背車,阿思車"也是一天之內可以說超過10次以上的字彙,
怎麼說呢? 
不知是不是每個小男生都是如此,
Rodic對於車的喜好,簡直是到了迷戀的地步,
大哥的敞篷賓士車就坐過那麼唯一的一次,
從此之後呢,就把賓士的mark, 牢牢的記在腦海中,
只要在路上,書上,電視上,看到賓士,
一定就會很標準的說出"阿背車,阿恩車"
簡直就是太強了~~
賓士車mark好記?????
好吧, Mitsubishi? 可没這麼簡單了吧~~
奶媽家新買了一台Mitsubishi Savari,
之後呢,路上,書上,電視上所有的Mitsubishi車,
Rodic就都認得了, 
從此之後, 又多了一個字彙~ "阿姨車" ~~~


好啦好啦,我承認,
我覺得我們家Rodic是天才啦!!!!!!

啊~
全世界的媽媽,不是都覺得自己的小孩是天才嗎??


大頭娃娃,你老媽當然把你當天才啊~









2007年11月12日 星期一

周董演唱會,超屌

Sharon在MNN說周董2007世界巡迴演唱會門票出售,
跟她聊著聊著,竟然就買了,


這著演唱會是周董2007世界巡迴演唱會的首站



跟Sharon買的門票是搖滾A1區,夠屌吧


與ABBY二個時髦歐巴桑,當天於是就”偽裝”成年輕10歲的小朋友,'
參加這場年輕人的盛會.,


Sharon的年輕小朋友Edison早上7點就去排隊了,我們就很低級的在入場前一個小時插入隊伍最前排






因為是站在搖滾區的最前面,在很辛苦的"站"了5 ,6個小時聽完全程演唱會後,
唯一的感想就是~~~過癮
還有~~~
年輕~真好







2007年11月1日 星期四

Happy Halloween[2Y1M]

通常我對西方的節日是沒啥感興趣的
所以萬聖節到底是在慶祝什麼,當然也是完全搞不清楚~~

不過現在幼稚園的小朋友,對於這些節日,倒是非常的熱衷,
不但小朋友規定得做符合節日的裝扮, 
連家長也得一起"撩"下去才可以~~

想想雖然我們家Rodic現在還小,不過二,三年後可預見的,
我們這個孝順父母一定也是要跟著過這些節日,
但要過節日,怎麼可以不知節日的典故由來呢?
所以ㄋㄟ, 今年的功課,先來了解萬聖節的由來。。。。。。

原來,萬聖節跟我們的春節除夕的由來是不謀而合的~


另外,今年的萬聖節,感謝Brandon提供的小南瓜裝,
讓我們家Rodic過了他人生的第一個萬聖節.....








萬聖節的由來
(應用外語中心 林茂竹編撰)

每年十月三十一日晚上為西方的重要節日萬聖節前夕(Halloween),俗稱西方的鬼節。在萬聖節前夕人人往往戴上各種妖魔鬼怪的面具,身著奇裝異服,大人或參加遊行(parades),或舉行派對(parties)玩各種遊戲(games),小孩則手提傑克南瓜燈籠(Jack-o-lantern),挨家挨戶去要糖果或搗蛋(Trick or Treat !)。成群結隊的小孩如果要不到糖果或零錢,他們往往會把該戶的大門門把塗上顏色,或在大門口撒尿,或在窗戶玻璃上塗鴉,或把人家的貓塗成紅色等,搗蛋的方式形形色色,不一而足。Halloween一字起源於羅馬天主教(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和英國國教(the Anglican Church)。在第九世紀的英國,十一月一日為萬聖節(All Hallows Day,亦即All Saints Day),用來紀念所有的聖徒(saints)。顯然,Halloween一字係由Hallows(聖徒)與eve(前夕)合併而來。十一世紀時,歐洲則把十一月二日訂為萬靈節(All Souls’ Day)以紀念所有的亡靈。
萬聖節最早可遠溯至公元前第五世紀愛爾蘭凱爾特族人(the Celts)的宗教習俗。對凱爾特族人而言,每年十一月一日為新年。十月三十一日為一年的最後一天,他們在這一天祭拜太陽神(sun god),慶祝五穀豐收;此外,除夕這一天代表夏季正式結束,以及漫長的寒冷與黑暗的開始。凱爾特族人在這一天要祭拜死神(god of the dead)以及亡靈(souls of the dead)。他們相信在除夕夜,死神將會把鬼門打開,允許所有死者的靈魂回到人間,亡靈常以黑貓、巫婆或各種鬼魂的樣子出現,同時,各種惡靈也會漫遊人間。為了安撫飄泊的亡靈,凱特爾族人的祭司會燃燒人體作為活祭,或念符咒等以超渡亡魂。
有一種說法是,在前一年去世的死者脫離軀體的靈魂會回到人間,主要目的在尋找活人的軀體在次年附身(possess),這是它們尋求來生(afterlife)的唯一希望。但是在世的活人都不想被附身,所以他們在十月三十一日夜晚,大家都戴上各種恐怖的面具,披上漆黑的長衫,裝扮成各種牛鬼蛇神,一方面用來嚇走惡靈,二方面讓鬼魂認不出他們來,誤以為見到同類,不會加以傷害。如果有些人不幸被附身了,傳說凱爾特族人會把他們綁在火刑柱(stake)上燒死,以教訓附身的惡靈。然而有些凱特爾族的史書揭穿火刑柱的真相,認為那只是神話(myth)而已。
凱特爾族人早期祭拜太陽神與死神的各種習俗後來流傳到歐洲大陸以後,逐漸被基督教文化所吸納,不過其宗教意義也逐漸淡化,人們化妝成各種幽靈,鬼魂或女巫等活動只是更具儀式或慶典上之意義而已。
到了一八四零年代,愛爾蘭的移民逃離國內的馬鈴薯饑荒,於是把萬聖節的習俗傳入了美國。當時新英格蘭(New England)人最喜歡的惡作劇很多,例如把別人的戶外簡易廁所(outhouse)傾倒,或拆除別人圍牆大門上的鉸鏈(hinges)等。
請客或搗蛋(trick-or-treating)的習俗據說不是起源於凱爾特族人,而是起源於第九世紀歐洲的一種習俗名叫「慰靈」(souling)。在十一月二日萬靈節那天,早期的基督徒會到各村莊乞討由無子葡萄乾製成的方形麵包名叫「靈魂餅」(soul cakes)。乞討者乞得愈多靈魂餅時,他們則會為施捨者死去的親人愈深切地禱告。根據當時的信仰,人死後會暫居於地獄邊緣(limbo)。死者的親人甚至陌生人所作的禱告,都可以加速死者的靈魂升天。
傳說傑克南瓜燈籠的習俗源自愛爾蘭的民間故事。當時有一位惡名昭彰的人名叫傑克,他喜歡酗酒與惡作劇。有一天傑克誘拐魔鬼爬上一棵大樹以後,他立刻在樹幹上刻上一個十字架的符號,於是把魔鬼困在樹上。經魔鬼哀求後,傑克就和魔鬼達成協議:如果魔鬼不再誘惑他,他就答應讓魔鬼從樹上下來。後來傑克死了,他不得進天堂,因為他常酗酒與惡作劇;也不得入地獄,因為他戲弄了魔鬼。他只能獨自提著一個由蕪菁(turnip)製成的燈籠不斷地繞著地球走,直到審判日到來。後來傑克燈籠的習俗傳入美國以後,蕪菁就被中空的南瓜(hollowed-out pumpkin)所取代了。